首页 >> 毛板加工

央企垄断并非依靠技术创新与市场竞争0电容传声器

2022-09-02 18:57:50

央企垄断并非依靠技术创新与市场竞争

央企只有最坏的垄断马 宇

5月9日,《光明日报》发表文章,国资委专家再次言之凿凿地称:“国有企业垄断的说法并不符合实际”,在115家央企中,每家企业的业务都是多元的,同时拥有多个主营业务,还有些辅业,因此,就企业来说,任何一家中央企业都不是垄断企业,“只能说,一些带有自然垄断或国家行政垄断性质的行业在经营上没有完全放开,如石油开采、食盐专营、军工生产、基础电信运营、原油进口,它们是行政垄断,需经行政审批才能实现市场准入。而像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的输电、配电业务则是自然垄断”。

国资委的专家,难道没有基本的经济学概念吗?不知道什么叫垄断吗?从垄断的定义来说,在特定市场上,一个或几个产品/服务供应者把持了市场、排斥其他竞争者进入或压制已有竞争者公平竞争,即为垄断—央企不存在这种状况吗?从垄断行为来说,国资委的专家没有看过我们国家制定的《反垄断法》吗?《反垄断法》规定的垄断行为包括: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央企不存在这样的垄断行为吗?好歹此前反垄断部门还装模作样地“查处”了下电信宽带垄断呢,国资委的专家难道也视而不见么?

国资委的专家,难道也不懂政策吗?国务院2005年出台了一个36条,2010年又出台了一个36条,2012年再次要求出台各个领域的开放市场、打破垄断具体实施方案--那这些垄断是谁造成的呢?是民营企业吗?是外资企业吗?如果中国本无垄断,那国务院搞的这些文件,岂不是无的放矢吗?

国资委的专家,难道没有基本生活常识吗?朗咸平教授还是一边享受着市场的好处一边鼓吹国有企业可以搞好呢,人家就很清楚自己的利益在哪儿;而国资委的专家应该是“主要”生活在国内的,自己本身也是消费者,天天也要面对银行、保险、电信、电力、石油、航空等等领域自身权益被损害的问题,他们不知道这种状况是怎么造成的吗?即使他们也因此而有既得利益,甚至获得了更多的补偿,但能因此就无视常识吗?不说作为研究者、专家的职业要求,做人的基本底线又在哪里呢?我们可以笨,我们可以不懂经济学,我们可以不懂法律不懂政策,我们可以为了利益装聋作哑,但我们不能不要人格、不要尊严、不要脸面吧!

所谓专家说的“行政垄断不是垄断”、“自然垄断不是垄断”、“几家垄断不是垄断”、“规模尚小不是垄断”等等荒谬绝伦、全无概念和常识的话语,实在让人无语。需要驳斥么?“永远叫不醒装睡的人”,跟这样的“专家”讨论问题,是不是我们也该“装”点什么?大家可以“填词造句”。

垄断或许也有好的垄断,但绝不是为了所谓的国家安全、经济安全、产业安全而设立的行政垄断,而是通过技术创新、市场竞争形成的市场垄断。微软即是典型例子。微软占有个人操作系统的市场份额最高的时候超过90%,从市场集中度来看毫无疑问占有垄断地位,但美国反垄断部门并没有像对待AT&T那样将它一分为三,虽然也启动过反垄断调查,但是针对微软的“搭售”等垄断行为而非市场集中度。欧盟也对微软进行过高达数以十亿美元计的巨额罚款,也是针对微软的捆绑销售等不正当竞争行为。我国的央企,哪一个的市场垄断地位是靠技术创新、市场公平竞争得来的呢?请国资委的专家摆出来告诉我们中国消费者?

中国最需要的,是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形成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市场化大企业,而不是通过行政审批、市场封锁而造就的垄断企业;是通过市场配置资源、竞争优胜劣汰而提高的市场集中度,而不是通过行政划拨资源而形成的垄断市场份额。

可见,央企是无垄断—没有好的垄断;有且只有--最坏的垄断!

国有企业的垄断是一种行政性垄断信息时报

中国的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政府直属的国有企业,是否存在市场垄断,这几年在我国一直存在争议。我国已确立市场经济体制,而垄断则与市场经济格格不入,因此,尽管民众对国有企业的垄断一直存在非议,特别是对一部分国有企业即使在目前经济运行疲软的背景下仍能轻松获取高利润很有意见,但国有企业的“当家人”国资委一方总是要努力撇清国有企业与垄断的关系,坚称国有企业不存在垄断。日前,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部部长许保利发表谈话认为,国有企业垄断的说法并不符合实际。他甚至提出,任何一家央企都不是垄断企业。(5月9日新华网)

许保利部长认为,即使是像石油、电信等被民众指为国企高度垄断的行业,由于存在几个企业,它们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因此它们就不是垄断企业。许部长的这个说法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无论是石油行业还是电信行业,目前在这些行业内堪称“老大”的几家企业清一色地都是央企,它们虽然独立经营,但都对国资委以及国资委后面的政府负责,政府将市场资源交给它们,它们的产品也由政府定价,因此,它们之间的竞争是一种不完全竞争,而只是企业之间对市场的一种瓜分。

由此也可见,目前存在于国有企业中的垄断,是一种来自政府的行政性垄断。所谓的行政性垄断,指的是政府将市场资源向部分企业倾斜,在资源分配、市场准入、政府采购等各个方面都将政府的利益输送到企业之中,保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当然,在中央和省级政府建立国资委后,政府基本上不再与国有企业产生直接的关系,而是由国资委对其进行资本管理。但是,国资委本身是一个政府机构,当国有企业需要政府支持的时候,完全可以通过国资委这个“大股东”来代劳,因此,只要国有企业存在,政府就很难排除它与这些企业之间存在的天然的血缘关系。

按理来说,政府的资源属于全民所有,政府应将其公平地分配到各种所有制的企业,但是行政性垄断的存在使政府无法“不存私心”地做到这一点,从而很容易对其他所有制企业的市场份额造成挤压。最近几年国有企业的创利能力越来越强大,以央企来说,从2002年到2012年,其营业收入从3.36万亿元增加到22.5万亿元,增幅近7倍,这种增长速度在全球其他一些大型企业中也是很少见到的。但这并不能作为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成就来夸耀,因为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民营企业的创利能力却在急剧萎缩,生存艰难,原来民营经济发达的沿海省份甚至出现了民营企业倒闭潮,这种情况的出现,显然与国有企业过多地挤占了市场资源存在很大关系。当这种情况形成一种趋势的时候,它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所造成的压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其实,在一部分国有企业依托行政垄断之便利迅速地做大做强的同时,另有一部分国有企业却出现了严重亏损,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身为央企的中国远洋,2012年的亏损接近100亿元人民币。中国远洋之所以会在市场中遭遇惨败,最为关键的原因是它的业务在国际航运市场,它无法像别的只在国内市场运作的央企一样享受行政性垄断的好处。但是,即使是这样一家濒临破产的企业,由于它是国有企业,因此仍然能得到政府的保护,其高级管理人员仍然可以享受高额福利,而不像别的亏损企业一样惶惶不可终日。

以央企为代表的国有企业所获取的行政性垄断的利益正在吞噬着我国经济增长的成果,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困难。因此,未来的经济调控应该以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经济体系为方向,放开市场准入,给民营企业创造更大的生存空间。而作为国资委来说,固然身负让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任,但实在没有继续高唱国有企业没有垄断的老调了。

上一篇:“迷雾”四国难替“金砖”五国下一篇:中国需要邓小平而不是凯恩斯

南宁女性宫颈性不孕

济南白癜风医院

如何防范痘痘需求

张家界肾癌治疗选择哪家医院好

重庆东大肛肠医院可信吗放心可靠合理收费

友情链接